我的「快樂存款」理論
- Vida Huang
- 2024年12月14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1月15日
在日常生活裡,你會如何為自己保存快樂的時光?

是寫日記,錄影,畫畫,還是拍照?
「快樂存款」其實是我自創的名詞,它是一種主動式的個人回憶整理方法,透過每月精選並整理照片貼文,為自己建立一個視覺化的快樂時刻紀錄,既是生活總結,也是為精神充電的方式。
我的做法是: 在每個月初整理一則照片貼文,選出 10 ~ 20 張前一個月份值得紀念的時刻,為自己儲蓄一份清晰可見的快樂🖼️
我發現這麼做有幾個好處:
1. 將回憶視覺化
日子一天一天過,時光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又溜走一大段。
如果沒有刻意記錄,我們很容易忘記前一段時間發生過的事(通常只記得壞事)
透過把有意義的照片挑出來,可以很有效地提醒自己「原來這個月發生了這些好事啊~」

2. 精選自己的精彩時刻
雖然現在手機很方便,可以輕易拍下數百張照片,但在回頭翻看時,反而會一時找不到重點。
如果給自己一個有限的數量(比如一則貼文最多只能選 20 張照片),反而能更聚焦在「我發自內心喜愛、重視」的事情上。我想這也是為何仍有愛好底片攝影的人!
這些貼文就是你獨特的生活紀錄,長期累積下來,在未來回顧時會成為非常珍貴的個人紀念喔。

3. 低潮時的續命浮木
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回頭翻看貼文,可以為自己快速充電⚡
這種主動回憶正面經歷的行為,其實與正念(Mindfulness)和積極心理學(Positive Psychology)的理論是一致的,可以幫助大腦重新建立正向的神經迴路。
這些 「快樂存款」不僅是紀念,更是記錄個人成長和經驗的過程。
看著自己刻意挑選出來的照片,張張都像是一則提醒:
其實生活中仍有很多開心的事情發生,一切沒有我想像的那麼糟糕。

4. 給日子一個小結,繼續往前走
生活總是有高有低,如果發現上個月沒什麼快樂的照片值得挑選,也不用感到失落,
因為這同時也表示,那段鬱悶的日子已經「過去了」。
不妨在接下來的時間裡,主動為自己安排一些「創造快樂」的機會,
比如去咖啡館吃甜點,逛逛美術館、動物園,約朋友出來聊天,或出門散心等等。
就算只是很小的活動也沒關係,只要這件事對你有意義、做起來是滿足的,就很值得!
當做是在補足上個月的存款份額,允許自己加倍開心地過日子吧🌟
透過刻意蒐集這些快樂的瞬間,可以漸漸改變大腦原有的負面思考模式,訓練自己去關注生活中的正面事物,其實效果跟書寫「感恩日記」類似。
只是照片帶來的回饋更直接,也更生動,比單純的文字更容易勾起美好的感受與回憶。
而為了能擁有豐富的「快樂存款」,你可能會更主動地安排有意義的活動,間接提升生活品質;定時分享這樣的貼文,也可以激勵身邊的朋友採用類似方法,形成正面的社交影響。
每個人的選擇,都會反映出自己珍視的價值與事物。
你的快樂存款看起來是什麼樣子呢?從這個月開始嘗試看看吧!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