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
靈氣與獨處——在靜謐中,與自己相遇
我常在想,真正的快樂發生於一個人的寧靜和獨處之中,當你在一個安然的狀態,心中突然被什麼只有自己能明白的感受,充滿細胞的每一個角落,你完整地與自己待在一塊,不被任何其他事物干擾的獨享瞬間,你對這個世界的某一種理解,或是打開了某一個感官,在心中任其綻放,那樣的簡單安靜只屬於一個...
Vida Huang
2024年11月1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「放不下」不是你的錯,而是人類大腦的原始設定——淺談柴尼格效應:未完成的心理迴圈
我們的大腦有一個有趣的特性:傾向於記住未完成的任務,並且較容易放下已經完成的事情。 就像小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,總會期待說故事的人,能為每一個開始的故事都畫上圓滿的句點。 這些未解決的事情或任務,會在大腦中形成一個尚未完成的迴路,而大腦將依循它的特性,不斷提醒我們要去處理、...
Vida Huang
2024年10月22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

速讀《原子習慣》——如何利用大腦的「節能」特性,為自己建立好習慣、改掉壞習慣
我們的大腦本身有著「好逸惡勞」的特性,如果能透過自動化機制節省力氣,就不會花多餘的能量思考。這也是既有行為難以改變的原因之一。 《原子習慣》告訴我們,只要透過簡單的行動設計,就能以最輕鬆的方式與大腦的節能模式共舞,塑造自己想要的行為。從細微的改變出發,這些不起眼的小習慣將會...
Vida Huang
2024年10月14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

想幫自己轉念嗎?試試「我你他書寫法」
當我們被困擾纏身時,如果能 換個角度看待問題 ,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啟發。 以下將介紹一個簡單卻深具療癒力的書寫練習,幫助你跳脫當下的思維框架,找到心靈的出口。 準備動作 選一件這陣子困擾你、為你帶來壓力或是負面感受的人/事/物,接著按照以下三種角度開始依序書寫。...
Vida Huang
2024年10月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省電模式下,大腦的 9 個思考陷阱
為什麼我們的大腦會需要省電模式? 從早上睜開眼睛以來,我們就一直在接收各式各樣的訊息、做出無數個生活決定。大腦雖然只佔了我們全身重量的 2% ,卻消耗了身體 20% 左 右的能量!為了節省能源,大腦會選擇自動化處理一些日常的決策和判斷,把能量留給更難、更複雜的問題。...
Vida Huang
2024年10月1日讀畢需時 5 分鐘


愛自己與自私的分別
「一個人內心如果充滿恐懼與猜疑,其他人不只會自動保持距離,也會變得小心、懷疑且猜忌,寂寞就隨之而來。 一個人如果有個溫暖的心,他隨時隨地都能全然放鬆。要是活在恐懼之中,認為自己跟別人是分離的個體,情感上自動會和其他人疏遠,進而為格格不入和寂寞感奠下基礎。」...
Vida Huang
2024年7月1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最後一次相遇,我們只談喜悅 The Book of Joy
達賴喇嘛和大主教對桌而坐,我在達賴喇嘛鄰座坐下,從他的姿勢和身體語言裡感覺得出領袖的威儀。我還記得第一次見面,他與我握手的手勁力道十足又不失溫柔。他的仁慈並未減損他任何一絲威儀,這也充分提醒了我們,慈悲不是軟弱,反而是力量的展現。往後的對談裡,他們還會不斷說明這一點。...
Vida Huang
2023年1月1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bottom of page